官方熱線
400-999-2278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簡稱“中上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境內市場上市公司共實現海外業務收入3.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84%,增長率提升9.93個百分點;海外業務收入占比10.98%,提升1.39個百分點。
專家表示,近年來,得益于“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及日益完善的市場環境,中國企業不斷加快全球布局的腳步,積極探索海外市場,開啟“出海時代”,已成為推動我國國際化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國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
中上協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我國境內股票市場共534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度報告。
從各企業半年報來看,企業出海步伐加速,模式升級。中上協數據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實現海外業務收入3.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84%,增長率提升9.93個百分點;海外業務收入占比10.98%,提升1.39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海外業務收入增長11.61%,增長率提升7.57個百分點,占比18.91%,提升1.73個百分點。
近兩年,出海被不少中國企業視為“破局”的關鍵。從“新三樣”到電子、生物醫藥等多行業,從單純產品出口到產業鏈出海,上市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升級產業競爭模式,在海外市場建立和鞏固優勢。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出口14.26萬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出口機電產品8.41萬億元,同比增長8.3%,占我出口總值的59%。
不僅是上市公司,中國各類中小民營企業也在謀求出海之路。“不出海,就出局。”山東濟寧薩奧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廣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發出這樣的感慨,“在濟寧市凱旋路上能看到的機械廠基本都在謀求出海。這幾年公司外貿的發展非常快,受益于海外基建業務的興起,濟寧薩奧的小型挖掘機等工程機械出口業績,增長勢頭非常迅猛。”
跨境電商開辟出海“新航道”
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如今幾乎是“萬物皆可跨境電商”。中國企業、中國產品出海提速也得到了跨境電商的支持。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高于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4.4個百分點。跨境電商進出口從2018年的1.06萬億元,到2023年的2.38萬億元,5年間實現了1.2倍的增長。“鏈”接四海、通達全球,廣大消費者和企業“買全球、賣全球”的需求如今能在指尖輕松實現。
就連工程機械也搭上了跨境電商的“順風車”。阿里國際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線上交易額增速最高的10個行業中,一半都與機械設備、施工建材有關。尤其是工程機械行業中的明星熱銷產品,像挖掘機、裝載機、鉆機等,在阿里國際站上的線上交易額增速都超過50%。
山東恒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明濤介紹,公司主要生產大型挖掘機、推土機、鉆機、打樁機。“從阿里國際站過來的訂單生意,每年都有40%至100%不等的增長。截至目前,從平臺來的訂單,大概占了公司外貿營業額的70%。”
劉明濤表示,公司現有的供給已經跟不上從阿里國際站來的海外需求了。近期,他正在為新增的需求忙碌,擴建新的廠區,公司也將邁入下一個發展階段。
政策支持企業“走出去”
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出海拓市場。
6月,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旨在通過鼓勵跨境電商新業態的發展,拓展新的貿易增長點,幫助企業利用更高效的方式實現出海并增厚海外收益。
7月,商務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商務和金融協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保險機構優化承保理賠條件,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為企業更好“走出去”提供保險保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認為,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能有效支持外貿高質量發展,減少企業對傳統市場的依賴,實現全球范圍內的供需對接,妥善應對貿易保護主義,減輕生產經營壓力,降低貿易風險。
“未來應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與解讀,幫助企業準確理解政策內容、適用范圍、申請條件及流程等,確保企業能夠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同時,要引導企業用好用足現有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深化數字貿易領域國際合作,幫助企業拓展多元市場。”劉向東說。
來源: 中國證券報